首届北京市司法鉴定行业“三型人才”评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推进司法鉴定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
近日,北京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上,北京市司法局向全市司法鉴定行业4名领军型人才、10名专家型人才、20名骨干型人才进行授牌。
本次评选出的司法鉴定行业领军型、专家型、骨干型人才充分体现首都司法鉴定行业人才特点和建设高素质、高水平司法鉴定人才队伍的导向和要求,经过行业人才队伍培养、建设已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人才梯队结构基本形成,打造出符合首都服务需求的司法鉴定人才“雁阵格局”。
司法鉴定行业“三型人才”特点
政治素质好。34名“三型人才”中有中共党员28人,无党派人士1人,党员占比超过82%。
学历水平高。34名“三型人才”均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后1人,研究生占比超76%;10人在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从事司法鉴定相关的教学工作。
专业能力强。34名“三型人才”均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其中正高级职称15人,副高级职称13人,高级职称占比82%以上,且34人均有多起司法鉴定疑难复杂大案要案的办案经验,司法鉴定实务能力突出。
业内认可度高。34名“三型人才”中有12人为司法部国家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27人为我市司法鉴定行业专家库成员(含国家库12人),1人为我市高端涉外法治人才,专业素质水平得到上级部门、司法鉴定使用部门以及行业的认可与肯定。
司法鉴定行业“三型人才”的产生
2023年,首都司法鉴定行业根据市司法局党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北京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将不断加强司法鉴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今后首都司法鉴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任务。在市司法局党委的领导下,行业开展“领军型专家型骨干型人才”评选,制定“三型人才”评选工作方案,成立市、区司法局、行业协会任成员的行业“三型人才”评选工作委员会,组建行业“三型人才”评选专家库,保证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同时根据行业中被推荐司法鉴定人执业年限、职称等级、学术水平、行政处罚和行业惩戒等情况进行资格审核。经过资格审查、文书评查、专家评议、实地考察、面试及公示,评选出司法鉴定行业首届4名领军型人才、10名专家型人才和20名骨干型人才,分布在法医、物证、声像资料和环境损害“四类”司法鉴定领域中。